桥梁伸缩缝过渡区混凝土损坏的处理方法
损坏原因分析
伸缩缝施工质量缺陷
有些伸缩缝未用钢筋与桥面铺装或梁板连接,使伸缩缝整体移位损坏。未按照混凝土施工规范和施工图纸进行施工,偷工减料,部分伸缩缝未设置横向钢筋,大部分伸缩缝未预留膨胀空间,膨胀橡胶条未用发泡苯乙烯板隔开。混凝土现浇梁与梁或梁与桥台连成一体,不起到伸缩作用,在温度应力作用下容易产生挤压破坏。
伸缩缝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个别伸缩缝混凝土强度不够,在大超载行驶作用下首先损坏。根据桥梁施工的特点,桥梁伸缩缝大多已到了冬季,由于防冻剂使用不当,混凝土强度不够。
有些伸缩缝的预留宽度不够。
在炎热的夏季和高温季节,桥梁混凝土膨胀,伸缩缝开裂、松动,导致损坏,与混凝土被挤压相比。
部分伸缩缝施工前期,梁顶面松散砂泥未清理干净,未刷胶粘剂,或伸缩缝钢筋未与桥面铺装钢筋焊接,使伸缩缝与梁顶面的粘结力大大降低,破坏了混凝土的整体性。通车后,在车轮的猛烈冲击下,伸缩缝因混凝土剥落、开裂、起皮、整体位移而损坏。
处理过程
1)将病害部位桥梁伸缩缝处的钢筋全部凿除并漏出;2)将凿出的残渣清理干净,用高压气枪和高压水枪处理,确保坑内无残渣、无污渍。3)混合和浇注材料。4)充分振动材料,使材料与受损表面之间没有间隙;5)洒水养护,2小时后恢复交通。
详细施工流程
A.清理: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断板或混凝土结构损坏严重的部分,用风镐将断板破碎成小块,然后清理干净,彻底清理周边板基面上的松散材料,并用空压机将基面和凹槽上的灰尘吹净。
B.基面浸润:浇筑前2~3小时,用水充分湿润基面,清除清水;冬季施工时,浇筑前应用不超过65℃的温水充分湿润基面,并清除干净积水。
C.搅拌:根据现场浇筑的数量和速度,人工将修补材料放入强制式砂浆搅拌机中,干拌10s,按产品规定的加水量称量,加水搅拌两次:加水2/3,搅拌30s;第二次加入1/3的水,搅拌150秒。混合后,修补材料应静置2~3min,待气泡消失后再灌注。冬季应使用不超过65℃的温水搅拌,浇注温度应在10℃以上。
D.浇注:用浇注容器缓慢匀速浇注密实,浇注时应避免空鼓现象。浇注后,打磨修补材料的上表面。每次拌制修补材料时,从拌制开始到浇注结束的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或者不得再使用超时流动性不符合浇注要求的修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