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知识 > 内容

中小型公路桥梁养护该怎么做?

  20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我国桥梁发展进入建设高峰期,但当时使用的设计和施工规范仍然相对落后。中小型公路桥梁,特别是年代久远的旧桥,数量多(多为梁桥),安全等级低(部分按旧规范设计),耐久性差(忽视和养护不足)。

  因此,操作和维护方面的问题更有可能出现。截至2017年底,技术状况较差,部分重要构件存在严重缺陷或部分次要构件存在严重缺陷,4类桥梁正常使用功能明显降低,桥梁承载能力降低但不直接危及桥梁安全,5类桥梁技术状况危险,部分重要构件存在严重缺陷,桥梁承载能力明显降低,直接危及桥梁安全,共计6.77万座。经过30多年的快速建设和发展,桥梁养护进入养护期的桥梁数量日益增加。

  如何科学有效地管理和维护中小型桥梁正成为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关注和思考的问题。交通部负责人在与我们沟通时,首先同意了郑俊连院士的观点。桥梁设计和施工的关键是因地制宜。在管理和维护方面,强调标准化维护和建立统一的管理体系。中小桥梁应建立并大力推广养护标准,在大型桥梁专项管理机构的基础上建立统一的管理体系,将中小桥梁养护管理纳入体系。

  业内学者也建议,改善中小桥梁养护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在概念上,我们需要从社会管理的角度出发,这不同于大跨度桥梁的单一管理。中小桥梁要按地区统筹管理。

  其次,相关部门需要加大人员培训和制度建设,在建设和监管方面引入更多现代、科学的规范和标准。在技术上,桥梁养护可以通过开发具有自主技术产权的软件、建立数据库、按地区配备专业人员、使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和监控设备等方式,尝试及时控制和维护桥梁的健康状态。